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年味里的非遗丨年轻人手中的花饽饽新味白敬亭事件闹大了!知情人曝春晚幕后人员:没了奖金还丢了饭碗(墙裂推荐)礼品店名大全,创意礼品店名,礼品网买单号,礼品店店名大全,
年味里的非遗丨年轻人手中的花饽饽新味白敬亭事件闹大了!知情人曝春晚幕后人员:没了奖金还丢了饭碗(墙裂推荐)礼品店名大全,创意礼品店名,礼品网买单号,礼品店店名大全,
新华社济南2月18日电(记者李志浩、张钟仁)在家乡开新中式面点店不到一年,过年期间,26岁的于嘉慧遭遇开店以来第一次“意外”。
“我原本计划外出旅游过年的,结果今年威海冬季旅游非常火,顾客一直不减。”于嘉慧说,从去年11月到春节假期,她只休了大年初一,“实在忙不过来。”
于嘉慧的店名为“胶馒青年”,是一家以胶东面点为主题的城市伴手礼店铺。面向全国推介家乡的传统美食,是她的开店初衷。“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热衷钻研西点,我想通过这个店告诉大家,中式点心也很棒。”她说。
于嘉慧正在整理店内面点商品。新华社发
花饽饽等胶东传统面点与当地的群众生活、地方风物紧密相连。每逢重要节日、红白喜事,传统面点必会被端上餐桌、礼堂等。一块普通的白面,能做成仙桃、石榴、燕子、飞龙……如今,花饽饽是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想让各地朋友看到,传统的胶东面点不只属于节日庆典,也是很赞的日常点心。”在于嘉慧的小店,传统面点获得新的“精气神”:产品包装小巧、新颖,命名也别出心裁,比如花饽饽叫“争气饽饽”,喜饼叫“满腹经纶”,抓豆叫“碎银万两”……
除了让面点造型更贴合年轻人的心意,于嘉慧还下大力气提升口感与品质,“用好的食材,用健康的配料”。春节前订单多,为了确保品质,她专门到合作的工厂驻厂监督多日。
同程旅行2月17日发布的《2024春节假期旅行消费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威海是全国旅游热度涨幅较高的城市之一。大量游客步入于嘉慧的小店,近距离认识胶东面点。“我白天接待进店顾客,晚上还要包装礼盒到十一二点,太忙了。不过让我骄傲的是,很多外地游客品尝过后,都很认可我的产品。”于嘉慧说。
同样在为胶东传统面点发展而忙碌的,还有30岁的周海宁。从母亲手中继承传统面点手艺已近10年,周海宁手艺好、创意多,她的店在家乡威海临港区汪疃镇颇有名气。
周海宁正在制作飞龙花饽饽。新华社记者 李志浩 摄
“手艺好也有手艺好的烦恼!”周海宁笑说,今年春节前她曾经许愿:“希望今年不要累哭。”整个腊月期间,因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花饽饽订单太多,周海宁和团队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其余时间全用于赶工。
这是周海宁制作的飞龙花饽饽。新华社记者 李志浩 摄
这些年,周海宁和母亲以花饽饽的传统寓意为基础,结合文化潮流和市场需求,先后推出醒狮饽饽、蛋糕饽饽、宠物饽饽,又搭配造型组合,用猪头和元宝组合寓意“珠宝”、福娃和葫芦寓意“福禄”……新产品广受欢迎。为了传承老手艺,母女俩还面向全国招生,近10年时间,一共培养100多个花饽饽匠人,其中半数来自全国各地。
周海宁在展示她制作的刺猬花饽饽与飞龙花饽饽。新华社记者 李志浩 摄
与周海宁一样,26岁的林鹏也是花饽饽手艺的青年传承人。父亲林荣涛是胶东花饽饽习俗的山东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轻的林鹏却有着不同于父亲的艺术追求,用7年的沉潜钻研“青出于蓝”。如今作为威海一家花饽饽生产企业车间主任的他,带领数十名工人制作花饽饽等传统面点,将“巧思”发往全国。
这是林鹏制作的花饽饽模型。新华社记者 李志浩 摄
“花饽饽分量重,情意也重,它承载传统、寄寓美好,相信会一直是人们表达爱与祝福的载体。”林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