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两会舆声:万字报告深度分析“996”和互联网劳工舆情(全程干货)工会福利总结汇报,工会发放福利的报告范文,实用的会议礼品,工会发放福利请示报告,

两会舆声:万字报告深度分析“996”和互联网劳工舆情(全程干货)工会福利总结汇报,工会发放福利的报告范文,实用的会议礼品,工会发放福利请示报告,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中国新闻周刊3月9日报道称,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建议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李国华委员指出,当前我国996问题处于企业失控、监管失序、工会失灵的状态,鲜少见到996企业得到处罚,劳动监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者维权困难。截止3月10日,#建议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微博话题阅读量超5.1亿,中国新闻周刊相关报道点赞数超95.5万。

图:李国华委员建议内容

来源:微博@中国新闻周刊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观察发现,与996相关的话题争议由来已久,相关舆情事件主要由员工主动曝光和企业方“失言”引发,小众技术平台成为了舆情事件的重要传播渠道,通过网民在多平台之间的频繁互动成功“破圈”,进入社交媒体与主流媒体视野。在舆论争议中,网民与媒体对996工作制是否合理观点多元。996话题在被频繁讨论中,既有呼吁通过明确劳动关系、保障加班费与调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等方式保障员工权益的严肃讨论,同时也出现网民自嘲、“造梗”和“玩梗”等娱乐化消解倾向。如何规范“加班文化”“996”工作制等顽疾,引导互联网企业与劳工的关系良性发展,本报告尝试从传播主体、传播平台、各方声音、建议等角度对互联网劳工权益话题进行系统的剖析。

一、“996”是怎么从话题演变成舆情的1“996”话题如何“破圈

2019年3月27日,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程序员常用的代码托管网站GitHub上成为热门,截至2021年,该项目已获得约25万次点赞,不少程序员反映了超过200家企业有出现了996工作制,其中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广州等互联网企业密集的城市成为了重点。此次事件使得996工作制开始受到舆论广泛关注。

图:截至2021年2月“996-icu”项目下的“996名单列表”公司所在地分布图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而在2019年4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对996在公司内部发表评论,其言论中“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等发言也引起舆论热议。此后,996一词也在关于互联网企业、劳工权益等话题的争议中屡次出现。

2“996”话题讨论下的人群画像

实际上,有关996工作制“互联网劳工”等话题的争议由来已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显示,相关舆情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58同城公司被曝实行全员996”事件。此外在2019至2020年内,共出现16起影响力较大的互联网劳工舆情事件,其中涉及到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多家互联网企业与其他领域的大型企业,并出现了多起员工猝死的事件。相关舆情除了在网络媒体上广为传播外,在网络论坛、问答社区、微博微信、短视频与自媒体平台也都不断产生、发酵,形成了舆论对996工作制的声讨以及对劳工权益保障的呼吁。数据显示,全网搜索996相关信息的人群主要集中于20至29岁的青壮年群体,与在互联网企业任职的员工群体年龄相吻合。

图:996关键词人群年龄分布

来源:百度指数

3

互联网劳工问题热点舆情事件

表:互联网劳工问题热点舆情事件一览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二、互联网劳工舆情传播主体特点1互联网劳工权益事件主体呈“下沉”趋势

从传播主体来看,上表中的整理显示各舆情事件的传播主体主要为多家互联网巨头企业,其中由员工主动通过社交媒体曝光的占大多数。从2016年的58同城事件、2019年1月的有赞商城事件等早期舆情,到3月的“996.ICU”项目在Github爆火,实际上是由零星的单人曝光内部消息,转向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小规模的“抱团取暖”。目前,“996.ICU”的评论区已关闭,但根据自媒体“Alfred数据室”对2019年3月该项目评论区数据的分析,关注996最多的用户主要来自阿里系、腾讯、百度、京东、网易等公司,而毕业院校主要来自浙大、上海交大、清华、电子科大等国内高等理科院校。由此可见,最早对于“加班文化”996工作制等进行反映的群体是就职于大型互联网企业、高收入高学历的程序员群体。

图:关注“996.ICU”群体的用户画像

来源:“Alfred数据室”

但对比2020年末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呼吁互联网劳工权益的主体正在逐渐“下沉”。涉及的群体从原本互联网企业的高知人群转变为更为年轻、身份更加普通的人群。观察发现,近期舆情事件中的涉事者包括应届毕业生、外卖员、社区团购企业员工等身份,涉及的企业也不再局限于互联网企业。2020年内舆论场多次出现“打工人”“内卷”等与劳工权益有关的话题也呼应了这一趋势。这一方面代表过度劳动的问题正在向更广泛的领域蔓延,另一方面也使得舆论更加容易因相关事件激起反弹。

2企业争议观点引发舆情反弹

截至2021年初,共有4起舆情事件由企业管理者本身主动公开的争议言论引发。自2019年4月11日企业相关人员言论引发的话题使得996工作制受到舆论场关注以来,每当企业管理者在演讲、媒体采访、社交媒体等公开场合谈及相关议题都会引起舆论反弹。舆论的争议点主要在于,有不少网民认为,企业管理者在发言中是在“混淆概念”,例如将公司内的过度加班行为称为员工自愿的“奋斗”,将不合理工作制度称为“企业文化”“员工精神”。也有许多网民还担心一些巨头企业管理者具有“行业领头人”的作用,可能对行业内其他企业管理者产生负面影响,导致996工作制成为行业标准。举例而言,2019年4月12日马云对于996工作制的回应获得了超4.2万赞,而热评第一的网民反驳言论点赞数超3.8万。同时,还有网民表示“不反对996,但反对免费加班”,质疑996工作制并不能换来企业管理者所谓的“幸福”,自身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图:马云2019年4月12日发言与网民评论

来源:微博截图

此外还有两起典型事件中,企业方的工作人员回应失误造成了舆情事件的激化:一是“饿了么外卖员送餐路上猝死事件”,二是“22岁拼多多员工回家途中猝死事件”。在这两起事件中,企业方面的共性问题在于处理“员工猝死”这类的恶性事件时被部分网民质疑态度不够重视,急于将员工的死亡与企业自身撇清关系。当外卖员猝死事件发生后,饿了么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死者是由“蜂鸟众包”APP注册为骑手,与平台没有任何劳动关系,只愿给予家属2000元的人道主义费用。“骑手猝死平台只赔2000”的消息迅速引起舆论指责。而在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中,拼多多官方知乎账号发表消息称“底层人民用命换钱”“不是资本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激起舆论的抵制。而此后拼多多回应称网传言论不实,但却遭知乎官方“辟谣”,再次引起舆论质疑。

这些案例说明,企业方在进行公开宣传时对企业管理者的言论缺乏对“尺度”的把握,而进行舆情回应时在员工关怀上又缺乏足够的“温度”。从企业自身利益与价值观出发,并未考虑到社会对于劳工权益的重视,对过度劳动模式加以合理化甚至合法化,是企业方屡次引发舆情事件的主要原因。

三、互联网劳工舆情传播平台分析1小众技术平台成为重要传播及发酵渠道

涉及996工作制的国内外社交媒体和论坛平台包括GitHub,CSDN,豆瓣小组,知乎,ClubHouse,人大经管论坛等,小众技术平台成为主要传播及发酵渠道。

GitHub作为引发全网热议996工作制的主要平台,996相关项目至今在该平台上仍有较大影响力。在GitHub检索“996ICU”,有65个相关项目。其中,最受欢迎的2019年3月创立的“996icu/996.ICU”项目收获了25.5万收藏,目前仍位列GitHub最受欢迎的项目第二名(如下图)。

图:GitHub最受欢迎的项目列表

来源:gitstar-ranking

GitHub平台上稳定的中国用户增长,也为“996icu/996.ICU”相关项目提供了潜在的稳定增长关注的可能性。截至2020年9月,GitHub的用户人数超过5600万。GitHub全球产品技术生态总经理在“数字化转型加速度”主题的微软在线技术峰会上指出,如今中国在GitHub的开发者数量目前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占据GitHub活跃开发者中的14%,即大约有780万用户。在过去的12个月,中国开发者数量增长37%,增长速度为全球最快。

相比于GitHub,中国软件开发者社区(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 Network,CSDN)在中国的用户基础更广。在CSDN检索996工作制相关内容,可以找到约18,653个结果,最近一年内有约5755个结果。近三个月内的相关帖子数量超过近一年帖子数量的1/3,一定程度上与近期舆论场上“内卷化”的热议相关。CSDN上,“996 内卷”的检索结果接近2000。也就是说,中国用户基础雄厚的CSDN平台上,996相关话题的关注和国内热点事件的关联更加紧密。

图:CSDN热度最高的996相关帖子截图

来源:CSDN

在CSDN上与996相关的帖子中,热度最高的为“Java校招入职华为,半年后我跑路了”,阅读量达到35万,评论区讨论热烈。虽然帖子内容偏向于个人经历分享,但是发帖者猜测是运营团队。根据该发帖者的ID搜索到的微信公号“JavaEdge”的原创文章有168篇。而GitHub项目里也分享了不少技术、业务、职业发展等的代码和文章。与GitHub上以个人贡献为主不同,CSDN的贡献者包括个人与团队,并且部分团队本身提供职业规划、大厂面试分享、技术入门指导等免费优质资讯,更容易进行用户累积和引流。

图:GitHub“996icu/996.ICU”项目在CSDN上的检索结果

来源:CSDN

此外,各个平台之间的账号通常具有一定关联性和重叠性,可以达到互相增加传播热度的效果。例如,GitHub“996icu/996.ICU”项目在知乎平台也开设了“996.ICU”话题,目前有5000多人关注。而CSDN上,也有很多发布并追踪GitHub“996icu/996.ICU”项目情况的帖子。此外,CSDN旗下本身有一系列软件服务,包括技术社区(APP、Blog、技术论坛、资源下载中心)和新媒体矩阵(涵盖CSDN资讯、AI科技大本营、区块链大本营、GitChat、GitChat精品课、程序人生、人工智能头条、Python大本营、CSDN学院等),传播能力较为可观。

2996“破圈”:社交媒体、主流媒体成小众声音放大器

而在多个小众平台的交互过程中,最终将小众声音放大的力量依旧来自于社交媒体与主流媒体。观察上文的相关事件统计表可见,微博与知乎实际上是2016年与2019年初互联网劳工舆情最早出现的平台。而在Github成功“带火”996一词后,相关话语开始随着自媒体文章和网民讨论蔓延至微博、微信与知乎。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以996为关键词统计显示,2020年至2021年初,微信平台共有相关舆情信息406569条,微博共计264232条,问答信息达94994条。

图:996关键词相关舆情数量统计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从微信平台来看,大量自媒体依托公众号发表的文章是舆情传播的主要方式,对2020年内与996有关的公众号文章排重后共收集到152314条不重复的相关信息。其中“为你写一个故事”“张佳玮写字的地方”“吴晓波频道”“三表龙门阵”等网络大V运营的账号创作了多篇“10w+”的内容。而在微博平台上搜索996,则出现了“如何看待996成为招聘标准”“如何看待应届生拒绝996被辞退”“做996的小孩有多难”“喜欢的工作996该不该辞职”等热搜话题,其中的一些与舆情事件有关,但也有部分话题的产生相对独立。知乎平台996话题下目前共有16.2万个讨论与3156个问题,“你觉得这辈子有希望看到996消失吗?”“996 明显违反劳动法,为什么会被提倡?”等问题引起舆论热议。可见关于996的叙事已经从小众社区的程序员群体进入大众传播领域,议程设置不一定与具体舆情事件贴合,可由自媒体、网络大V、普通民众共同生产相关议题。这也反映出对996的焦虑情绪有普遍化的倾向。

图:2016年“58同城事件”中脉脉用户反对996

来源:社交媒体

此外,一些求职平台、职场社交应用也在舆情事件的产生与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职场社交应用“脉脉”在2016年的“58同城”事件中,脉脉用户就自发成立了“反996联盟”,包括高德地图、小米、百度等多家企业的员工参与其中。而在2020年末与拼多多有关的一系列舆情事件中,一名拼多多员工@王太虚wray在脉脉上匿名发布“同事被抬上救护车”的内容后遭到拼多多开除,这一消息被当事人在微博曝光后再次将事件热度推向高峰。因此在传播平台上,对互联网劳工话题的讨论由原本的小众社区传播,已扩展成为多种类型的社交媒体上的公共议题,每当一起舆情事件、一个相关话题就很容易导致舆论讨论与情绪的外溢效应,再次激活网民对于996舆情事件的群体记忆。

图:@王太虚wray爆料视频截图

来源:微博截图

996相关的讨论也逐步受到国内主流媒体关注。GitHub“996icu/996.ICU”项目并非在仅在社交媒体火爆,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经济日报、央视网等主流媒体也在2019年4月就此事点评,呼吁改善开发者的工作福利。《北京青年报》的《40家互联网公司陷996工作制风波》一文报道了GitHub的该项目信息和曝光公司列表,并指出如果企业利用“鼓励”的模式变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比如公司因员工拒绝加班而对员工降职、降薪、处罚、辞退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海外技术平台的讨论受到主流媒体关注,并非常事。

图:人民日报、央视网官微点评“996.ICU”

来源:微博截图

四、舆情反馈:

当我们提到996,都在说什么?

观察舆论场上针对互联网劳工权益问题的讨论,主要分为以下四方面:企业对劳动制度的设置合不合理、普通员工如何抵制996、遇到加班员工想要什么保障、政府如何监管企业的不合理制度。

01争议焦点:企业对劳动制度的设置合理吗?

对996工作制等议题争议最大的点就在于劳动制度设置的合理性,但舆论在讨论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分化。有网民声音认为这样的劳动制度实际上是“合理的”。在拼多多员工加班猝死事件中,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师孙立平表示:“不少人认为,要成功不就应当这样吗?甚至有人论证,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快速发展,国家才能更加强盛。”例如,拼多多官方账号就表示:“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拿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尽管拼多多声称这一消息是由品牌营销合作公司员工发布,但这也代表了一部分网民的观点,即认为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拿命换钱”是一个“正常现象”。还有一种声音则认为尽管拼多多等企业的劳动制度有不合理之处,但这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上升阶段,在能保证“多劳多得”的员工权益的情况下996工作制并无不可。同时,也有网民认为,996工作制不但违反了员工权益,更与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不相符。不少网民对996工作制抱有一种朴素的抵触心理,对自身的合法权益保障较为焦虑。

图:知乎证实拼多多账号发言

来源:微博截图

媒体方面的评论在996工作制是否违法上,也同样出现了类似的观点差异。同样以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为例,@新华视点评论称:“让劳动者超时工作、透支健康,是违法操作,是对奋斗精神的背离。加强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让追梦人健康地奔跑,让企业发展更有温度,才是奋斗该有的样子。”而光明日报客户端发表题为《996难言违法,但劳动救济渠道必须畅通》的评论,其中认为,综合相关法律规定来看,一般情况下996的确是违反劳动法的,但是在“经过与工会或者劳动者协商”的特殊情况下,最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11个小时、每月不超过80小时,难言违法。因此,目前舆论场上对于996工作制是否合理乃至违法的问题上并未统一。

02应对方式:普通员工如何看996“加班文化”?

在反对996“加班文化”的舆论之中,主要以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争端为主。网民对于如何抵制996给出的态度主要是自嘲、辞职与维权。

2020年10月,“打工人”一词突然在舆论场中走红。“打工赚不了几个钱,但多打几份工可以让你没时间花钱。”“累吗?累就对了。早安,打工人!”……网民自创的这类自嘲式的语句在互联网上热传。这反映出996背后的劳资冲突在传播中存在解构趋势,在传播中逐渐从对合法劳动福利的诉求,转变为被合理化甚至娱乐化。GitHub“996icu/996.ICU”项目上,“996名单列表”最近的更新时间为2019年6月。从历史报道来看,该项目的收藏人数短时间内增加到20万后,增长逐步放缓。

对上班族的形容词,从社畜到996,再到打工人,每一个都是卑微、劳累、心酸的代名词。但是,这些词逐步成为了一种与“白领”“互联网工作者”“新媒体人”等自然而然衔接起来的“标签”,其背后高强度甚至违法的工作时长较少受到提及。同时,从996衍生出的网络热词“打工人”,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些网络热词背后原本劳资冲突的消解。“打工人”的段子里颠三倒四的修辞,对比强烈的情节,真实又戏谑的笔触,在一片“造梗”和“玩梗”中,严肃话题有被娱乐消解的倾向。

图:《奇葩说》嘉宾发言

来源:网络截图

同时也有声音认为:“不喜欢996,那为什么不辞职呢?”2019年,热门网络脱口秀《奇葩说》第六季的一期辩题是“感兴趣的工作总996该不该辞职?”嘉宾蔡康永在节目中表示,不希望看到年轻人被工作压榨得没了生活,失去梦想和自我价值,他觉得年轻人除了工作,还应该拥有丰富而快乐的个人生活。而观察知乎、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不少网民也表示自己选择了辞职的方式。知乎用户@闵啸侠在一则热门回答中表示:“公司是老板的公司,公司决策我没法参与,公司收益我分不到一分,结果公司工作计划出了问题要我来扛,公司遇到困难要我去牺牲去奉献……当然就应该果断辞职。”这种舆论观点相比“打工人”的自嘲,表现出部分网民群体对996“加班文化”更深的不满情绪,在行动上选择了消极对抗的方式。

图:@闵啸侠知乎回答截图

来源:知乎平台

当然,也有部分网民选择积极维权的方式,但实际维权的困难、维权成本等问题也受到关注。如“应届生拒绝996被申通辞退”事件当事人@莱昂小李子就表示,为了讨回1000多元的拖欠工资他耗费了数个月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维权,而公司在此过程中缺少处罚。

图:@莱昂小李子微博截图

来源:微博平台

03个人诉求:加班时员工想要什么保障?

综合观察多起相关舆情事件,舆论场不少声音呼吁企业给予员工更多的保障。

一是明确劳动关系。2020年12月21日的“饿了么外卖员猝死事件”中,饿了么平台就曾以没有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凯指出,这是平台雇主以“去劳动关系化”为策略规避劳动法律的结果。企业除个别直接雇佣快递员外,大部分将送货业务分包或转移出去。互联网贸易公司变成了互联网信息公司。劳动者变成了“个体户”,受雇者变成了“合作者”,导致劳动者失去了劳动法律保护和社会保障。从常凯教授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舆论对明确劳动关系的诉求背后,实际上是对劳动者需要取得合理社会保障的呼吁。

图:网民自创的表情包

来源:社交媒体

二是确保加班费与调休。从舆论反馈可见,希望确保加班费与调休实际上并不是排斥加班,而是要求自身的努力能够得到回报,要求《劳动法》能够保证“多劳多得”的合理权益。

图:“内卷”相关微博的词频图

(2020年4月15日至11月15日)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三是提供健康服务与心理咨询。《咬文嚼字》杂志评选出的2020年十大流行语中包括了“内卷”一词。从词云图中可以看出,最高频词是“竞争”,基本每7条“内卷”相关的微博,就有1条涉及了竞争。与“内卷”相关的消极词包括焦虑、歧视、压力、允悲(表情)等。这说明在舆论印象中,社会的激烈竞争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影响。而在加班频繁的高压环境下,压力和焦虑可能被进一步放大。这些诉求反映出许多企业在关怀员工身心健康上有所缺憾,实际上是舆论对于人性化管理的呼吁。

04论呼吁:政府怎么监管企业不合理制度?

有许多网民评论呼吁《劳动法》落到实处。不少专家与媒体也针对这一问题出谋划策。

建立“过劳死”认定体系。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主任陆敬波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企业在认定加班时间时,不应过度关注工作强度,而应当从受雇主支配的程度来判断,杜绝企业假借培训、值班之名行加班之实。同时,他还建议,企业在完善工时审批制度时,可采取“承诺+审批”相结合的方式,即轻审批、重事中事后监管。他在2021年上海两会的提案中还特别提议,要建立科学的“过劳死”认定体系和标准,明确“过劳死”的概念,并通过立法确认相关责任归属。

强化工会的监督职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思斌对中新社表示,过度加班违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中国目前正实施的“健康中国”的战略背道而驰,与劳动法治文明发展趋向也相背离。他指出:“工会是劳动者权利的维护者。如有超时加班的现象,职工可以向工会反映。按照工会法相关规定,工会可以对企事业单位随意延长劳动时间进行交涉,还可以要求政府对企业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理。”

引导企业转向创新盈利模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泽分析称,加班文化是由互联网企业的特征决定的。由于数字产业具有产品更迭快、反应速度快等特征,因此对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更高要求。同时,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非常注重削减成本,部分公司追求最大产出效应,而忽视了人性化管理。他认为在注重对劳动者保护之余,也应引导企业从削减人力成本的模式转型到通过科技创新盈利的、更健康的模式。

五、舆情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不但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也要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互联网企业作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一方面面临业绩增长和行业竞争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不能在违反国家法律、违背社会呼吁的情况下开展业务。对于如何规范“加班文化”“996”工作制等顽疾,引导互联网企业与劳工的关系良性发展,报告根据舆论场中的观点和声音给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01法律落实:完善强制休假制度

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账号“侠客岛”在评论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时表示,《劳动法》得长牙齿,在新的发展阶段,纯靠劳动力等要素玩命投入已不可持续,奋斗不意味着牺牲劳动权益,更不意味着牺牲个人健康。在此前引起舆论热议的《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也为法律完善提供了方向。《条例》提出了强制休假制度,明确用人单位应当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安排员工作息时间,对脑力和体力劳动负荷较重的员工,实行轮休制度,避免对员工健康造成人体机能过度损耗或者身心健康伤害。那么具体如何让《劳动法》能落到实处?《条例》中将健康深圳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指出,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和工会等组织应当加强对用人单位落实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监督检查。此外,《条例》中还要求,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员工健康体检,不少于20%的用人单位工会经费应用于员工健康管理和保障工作。因此,减轻乃至根治过度加班不仅需要互联网监管部门的参与,更需要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工会、卫健部门等多方面力量提供协力,构建和完善适合数字经济下劳动环境的全新条例。

02反馈通畅:增加有效举报路径

从前文中提到的舆情事件可以看出,其大多发酵于网络论坛、问答平台以及社交媒体,但在大量网民“抱团取暖”的同时并未通过劳动监察举报平台反映过度加班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有声音表示“举报了也没什么用”,认为举报信息不会被有关部门注意,或是企业可以用“自愿加班”搪塞;另一方面还有网民认为,“闹”上社交媒体才能引起政府部门重视相关问题。这种现象反映出,现有举报机制在民众心目中公信力不足,对于社交媒体的作用有所迷信。而网民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最终也出现了缺少焦点、话题被解构乃至被娱乐化的情况,这也是“网上维权”始终无法奏效的原因。所以相关部门不但需要让现有举报机制被民众了解与信任,更需要增加有效举报途径,将局限于部门官网的举报渠道搬到社交媒体,让民众能够更快速便捷地维护自身权益。

03制度兜底:缓解劳动者焦虑

在CSDN上,帖子《面试了一个 31 岁程序员,让我有所触动,30岁以上的程序员该何去何从?》获得了32万阅读量。在知乎“为什么工作之后觉得996没有网上说的那么不堪?”话题下,不少答案指出了996背后互联网工作者们的焦虑:不少年轻人通过高强度工作获取丰厚的薪水、员工福利、快速的成长,因此并不抵制996。但长期996下,一旦失去了身体和精力的优势,互联网公司迅速开始“收割”下一波愿意996的年轻人,中年员工的福利将难以受到保障。清华社会学系李强教授认为,只要竞争的规则或程序是合法合理的,这样的制度设计可以提高整体的劳动生产率,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从社会制度建设的角度看,也必须对竞争中的失利者提供保护的机制。近期,不少互联网巨头曝光了裁撤中年员工或强制降薪的新闻。对于社会而言,能够保护劳动者整个生命周期的制度需起到兜底作用,缓解劳动者“老无所依”的焦虑情绪。

04警示企业:切勿炒作加班文化

由前文可见,不少互联网劳工舆情事件都是由企业管理者、工作人员的舆情应对失误产生。也许站在企业角度来看为自身辩护无可厚非,但面对广大舆论场,炒作、宣扬加班文化的合理性极易点燃群众的怒火,而对于员工的不幸事件态度冷漠、反应不及时很可能导致矛盾激化。从舆情应对的角度来看,企业方面应该在涉及劳工权益话题时谨言慎行,积极承担主体责任并对舆情事件真诚回应,企业管理者应避免“语不惊人死不休”,刻意挑起劳资矛盾。相应的监管部门也应与企业管理者座谈交流,提升其对于《劳动法》的尊重意识,警示其不应以加班文化混淆奋斗精神,消解社会的法制意识。新华社“半月谈”微信公号指出,奉劝有心推动996常态化的人们:请在法律框架下,老老实实拿利益说事,不要用那么多高大上的说词混淆视听,而是切实拿出能让劳动者心甘情愿和企业同甘共苦的利益保障制度。

05观念转变:加班不代表奋斗

2021年初的拼多多系列舆情事件后,#央视评不能让奋斗变了味#这一话题的阅读量更是已超过5亿。《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发表微博评论称,在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城市中产阶层后,“加班是光荣”的价值取向正在民间悄然嬗变,人们对休息权的重视逐渐强化。对“996”网上声讨其实是这种转变的清晰信号。劳动经济学领域,大量学术文章指出工作时长和效率并非呈现线性相关关系,长时间工作往往意味着边际效率降低。《经济日报》指出,不能把“强制加班”和“艰苦奋斗”画上等号。如果将员工加班与为企业奋斗强行联系起来,而对牺牲的劳动者权益视而不见,不仅容易在员工内部滋生“磨洋工”心理,打消奋斗积极性,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即提醒员工转变观念,不要把加班本身当成内驱力;也提醒互联网企业,在流量、人员的红利衰减的阶段,提高劳动效率与开拓创新成为更重要的破题思路,而不要紧盯着“员工的时间”。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霍思铭 赵紫荆

编辑:陈海玲 | 责编:朱玉萍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